2011年4月10日

2011.4.9勤和梅蘭部落探勘

這堂課上了好一陣子了,一直沒空參加活動。這週末好不容易有時間, 老師一問要不要去勤和梅蘭部落探勘,我就馬上舉手喊有了。

星期六早上約745從仁德特立屋出發,到甲先略做休息就一路往南橫各村落直奔而去。一路路過荖濃,寶來,高中,勤和,復興,雖然有幾處道路變窄,但都還保持著柏油路面,但一過了桃源整個20號省道就坎坷起來了。




公路旁的荖濃已不是溪,可以改稱為荖濃路,但它也不是路,只是一大片無邊無際綿延的黃土碎石,風一吹來,細沙會黏得你滿頭滿臉讓你睜不開眼。一路上可見修路的推土機,只是左看右看看不懂修築路線的走向是怎樣。

路在哪呢?

車行不知到幾公里處,看到一個堰塞湖。湖水碧綠清澈,延岸有幾株樹挺立在水面上,樹影倒在水中,若單是以這湖的風景來看,它實在是美極了。但只要稍稍微把眼光往上移,現實殘破的景象馬上就可以讓這美景消失殆盡。堰塞湖美則美矣,但雨季一來這水勢必往村裡排。還有,現在正在開挖,看起來像道路的地方離堰塞湖含水區可不遠,再加上雨水,這一切很可能又是一場惡夢。
充滿危機的美麗堰塞湖

不管我們怎麼想,世事無法預料,我們也只能邊感嘆邊顛簸的往前開。好不容易開完這段碎石路,進到下一個部落---梅蘭。老師帶著我們和當地居民聊了會。我順便看了一下他們用餐的方式是所有的家庭成員一起。這家人口不少,看看是三代同堂(也許是二代也不一定),菜湯都用大盤裝,一家之主老師閒聊,其他的成員吃飯的吃飯喂小孩的喂小孩,嘰嘰喳喳,一團和樂。但這和樂一到話題轉到災後重建就整個變成氣憤了。大家異口同聲抱怨重建沒有進度,逃生沒有路線,位於南橫中段的梅蘭部落成了孤島,雨季一來被沖掉也沒人知道。最嚴重的是返鄉的人,生計成了大問題。

布農族本來就以農為生,現在是梅子採收季節。他們知道如何採梅醃梅,但是醃好的梅要賣給誰呢?沒有銷售通路啊。老師建議他們找當地農會來輔導,但那一家人頭搖得波浪鼓似的,嘴裡碎念著無用無能之類的話。我們面面相覷,覺得多說也是枉然,老師交代拍幾張冰在冰箱裡的醃梅照片,回來寫文po在網上,看能不能引起一些回響。

我們往前找落腳處啃我們的食物,梅蘭教會剛好就只有幾步遠。吃吃聊聊之際,突然有人探頭出來詢問我們是誰。這人原來是教會的員工,名叫黟布。黟布很熱情的招呼我們,聊了2句話題自然又到了重建上。黟布說可以讓我們看一些資料,並做點簡介。我們當然無限歡迎。一行人一起上了樓,黟布讓我們看了空拍圖及專家整理出來的八八土石流走向圖。想當然爾,當時情況非常危急,有人喊往這裡居民就往這跑,有人喊往那裡居民就往這那裡跑,逃生是當時唯一可做的事。其實我有點懂。我家是輕度災戶,八八那天,爸媽和我拿著布條一直塞家裡有洞的地方不讓水進屋,但說什麼都阻止不了那水勢,只好拿著畚箕掃把不停的把溢進來的水掃出去。我們家地勢較高,住了一輩子水沒進過屋,現在眼看著庭院裡的水越積越高,心裡其實很害怕。在平地的我們都這樣了,更何況被土石流追著跑的他們。




黟布的意見和之前那戶人家講的一模一樣,也就是道路修繕緩慢,政府沒有規劃完善的雨季逃生路線,以屋易屋計劃疑點重重,沒有給返鄉居民適當的重建輔導等等等等,她感歎不知未來的路到底在哪裡。為了媽媽她在災後返鄉,因為媽媽諄諄告誡這裡才是他們真正的家,回家的路才是他們該走的路。然而徒然有愛家愛鄉的心,卻不知重建該如何做起,政府置之不理,最糟的是連逃生也沒有規劃。老師以她自己多年的經驗給了黟布一些建議,黟布雖然感謝但卻帶著大量的無奈,因為這些建議雖然可行,但一定要建立在相關單位願意回應的基礎上啊。
 

和黟布談完,我們繼續往北走,但只到梅山青年活動中心就得停止。南橫就只通到這裡了。梅山青年活動中心冷冷清清,沒半個遊客。這是春天哪,南橫應該充滿了熙熙攘攘的遊客才對呀。

寂寥梅山青年活動中心

往回走,老師和人約在高中部落,也是要談災後重建的事宜。之後我們就一路回台南。我是熱愛大自然的人,以往南橫是我很愛的地方,我在這裡溯溪,爬山,建行,露營,泡溫泉,有著無數美好的回憶。八八水災到現在已經快2年,眼看重建遙遙無期,南橫你何時才回得來呢?

3 則留言:

  1. 哇~完工了,好棒!想不到您的心思這麼細膩,是一起坐著同一部車的說~

    回覆刪除
  2. 米呼米尚
    厲害! 厲害!!! (這團高手如雲漸漸浮現檯面上)

    前天貼上一張照片.原以為閣下我..慧根無法理解照片中的禪意
    原來玄機是在兩天後

    謝謝你的文章.(讓這位司機先生更能了解及體會)

    回覆刪除
  3. 司機先生沒有你哪有行程可言

    回覆刪除